新聞中心 /News
“漠河舞廳”往事背后凄美的愛情故事讓人淚目
近日,一首名叫《漠河舞廳》的歌曲走紅網絡,《漠河舞廳》旋律悠揚復古,歌詞文藝浪漫,并由音樂人柳爽的歌聲為載體呈現在大眾面前,讓人們仿佛置身于上世紀80年代那個大雪紛飛的北方小城——漠河。
一位名叫張德全(化名)的老人,妻子在1987年的舉國震驚的“五·六”漠河特大火災中遇難,妻子生前喜歡跳舞,兩人經常在如今漠河舞廳旁邊的舊倉庫中學習舞蹈,此后34年,他未再婚。兩人生前也沒有子女。張德全老人用在漠河舞廳獨舞的方式,來紀念亡妻。
到底是什么原因,把這首一年前的歌曲,推到了網絡的浪尖上呢?我認為情懷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,是歌曲背后的浪漫故事,引起了網友們的強烈共鳴,歌詞中“極光出現的村落”是國內唯一能見到極光的漠河,“深夜放煙火”則暗示著當年大興安嶺的大火,映射著老人的過去,漠河的過去,當一首歌、一座城市被賦予了背景故事的浪漫意義,爆紅似乎也不再困難。
近幾年,因為一首歌曲的爆紅,使大眾對一座城市產生濃厚興趣,并帶動當地經濟發展的例子不在少數,趙雷的一首《成都》使網友和游客們,紛紛找到成都小酒館拍照打卡,郝云的《去大理》也讓人們對大理古城、清板石路無限向往。
那些被唱進歌曲的城市,都足以直接影響外地人對一個城市的印象,或是直接帶動旅游熱,從而為城市發展帶來新的機遇。這樣的機遇更多來自于社會對音樂文化的重視,社會主動接受音樂文化,不僅能讓音樂人可以獲得一定的收入與關注,從而有了提升作品水平的動力,促進音樂產業發展。
更重要的是能夠吸引外來機遇,發現潛在機遇,創造全新機遇,打造城市自身“文化名片”,快速接觸年輕群體,拉動城市新型經濟,讓城市充滿活力。通過多方面資源整合與合作,將音樂文化以創新的形式消化并輸出,使人們因為一首歌,愛上一座城,讓音樂成為城市長生不老,持續發展的“新引擎”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